劳动的人们
新加坡于1819年成为英国的贸易站,因而吸引了大批来自中国、印度及马来群岛的移民到此寻求这个迅速发展的殖民地所带来的工作机会。来自各行各业和各社经阶层的人聚集于此,从事行政、商业、摊贩及劳工等工作。
大批来自中国及印度的移民到新加坡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作,以供应建筑业、农业、船务业及其他领域所需的大量劳工;一部分人则到此经商、开店或从事借贷业。本土及来自周边地区的马来人,许多成为渔夫、农夫、工匠、贸易商等。欧洲人则主要从事行政工作和经商,在政府部门、银行及贸易商行中工作。他们一般会雇用受英文教育的本地人作为下属。这组照片展示了为早期新加坡的发展作出贡献各行各业的人们。
许多贫困的中国移民于19世纪来到新加坡从事苦力的工作(契约劳工),在建筑业、农业、船务业、采矿业里工作。他们是早期新加坡劳动队伍的主要成员。苦力们的工作都是出卖劳力的粗工,必须在艰难的环境下工作。苦力们在新加坡河畔与港口搬运货物是本地早期常见的景象。
来自南印度的淡米尔族苦力于19世纪来到新加坡,并且多数在码头工作或修筑铁路。此外,当年新加坡也引进来自印度的囚犯。他们主要来自孟加拉、马德拉斯与孟买,在本地一面做劳工,一面服刑。这些囚犯为早期修筑道路、桥梁及主要公共建筑提供廉价的劳工。
“红头巾” 是指来自中国广东省三水县在新加坡打工的女性,她们因头戴红色头巾而获得其名。红头巾于1930年代来新加坡谋生,多数在建筑工地、锡矿场及橡胶园做劳工。
无一技之长的早期移民普遍从事街边小贩的工作,因为这只需少许资金便能营业。照片显示当年在直落亚逸菜市场外摆摊的华族小贩。如今,这个菜市场已成为著名的小贩中心“老巴刹”。在街边经营兜售食物摊位的小贩曾经是本地常见的景象,自1970年代起,他们便搬到了较卫生的现代化小贩中心营业。小贩中心后来成了新加坡的著名标记之一。
小贩们时常会在繁忙的街道旁与路口兜售熟食、饮料、小吃、蔬菜、家禽及杂物等。顾客们则在这些临时摊位前简陋的环境用餐。
挑着炭烤架沿街叫卖的马来族沙爹小贩直至1970年代都是新加坡的常见的一景。沙爹是由鸡肉、牛肉或羊肉做成的肉串,烧烤后搭配花生酱汁食用。
印度族卖零食的小贩一般会把装有货品的篮子顶在头上,他们在路旁或戏院门口兜售面包、蛋糕或什锦花生豆类等小吃。
甘蜜与胡椒是19世纪马来亚最重要的两大农作物。这两种农作物通常会在一处栽种,因为它们能够发挥互补作用。甘蜜用于鞣皮和染布工业,有着很高的需求量;而胡椒自古以来就是东南亚的出口商品。在1840年代,新加坡已有600个甘蜜与胡椒种植园,并且雇用上千名华族劳工。
过去,新加坡的海岸边有许多的渔村,捕鱼是许多人的生计或主要经济来源。渔夫们一般会利用轻型船只如马来帆船或舢板于近岸处的海域捕鱼。
新加坡是个贸易与商业中心,许多欧洲贸易商行都在此设立据点,主要聚集在莱佛士坊及哥烈码头一带。起初,这些公司的雇员都以西方人为主,但随着新加坡劳动人口的学历逐渐提高,受英文教育的本地人也能够担任文员等初级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