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拜之地
新加坡早期的移民社会拥有宗教多元化的特性。来自中国、印度及马来群岛的移民带着各自的宗教信仰来到新加坡,并设立各自的宗教机构与建筑。欧洲人与西方传教士也在此设立教堂、学校及印刷馆。世界的主要宗教都齐聚这岛上,其中以佛教、道教、回教、兴都教及基督教为本地人口的主要的宗教信仰。这些崇拜的场所,除了为移民提供精神支柱外,也成了人们的社交中心,在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各宗教社群为新加坡的景观赋予了丰富多元的建筑元素。风格独特的回教堂、基督教堂、华族寺庙与兴都庙于各大街道上耸立,成为本地的重要地标。许多历史性建筑现已被列为国家古迹,继续作为人们敬拜的场所或成为社群的传统文化中心。
坐落于直落亚逸街的天福宫是新加坡最古老的华族庙宇之一。它的前身是奉拜妈祖的道观,地点位于直落亚逸海岸,是最早期的移民乘船登陆新加坡的地方。在平安抵达新加坡后,移民会到道观朝拜,以答谢妈祖的庇佑。现今的这座庙宇于1839年至1842年间建成,修筑费用主要由福建商人与社区领袖捐献。
崇文阁成立于1849年,是新加坡首所华文学塾,并于照片左方建于1852年的三层塔中授课。在天福宫内设立学塾的工程由闽籍土生华人商人陈金声主导,并且获得其他方言籍贯社群的资助。
天福宫是由中国工匠所建的传统闽南建筑风格寺庙。1907年,清朝光绪皇帝将亲自提字的“波靖南溟”(即“南海风平浪静”之意)书法轴卷赐予该庙,后刻成匾额,挂于庙内。这个御赐的墨宝是为了表扬新加坡福建社群在中国福建省的水灾赈灾工作上所作的贡献。
粤海清庙最初是由来自中国广东潮州的移民于1826年兴建。现今的这座庙宇是1850年代修建的,并且拥有两座宫殿,分别为上帝宫(奉拜潮汕神明玄天上帝)以及天后宫(奉拜妈祖)。该庙以其屋檐上精雕细琢的雕像闻名。清朝光绪皇帝还于1899年御赐墨宝,表扬该庙在中国水灾赈灾上所作的贡献。
双林寺于1898年至1908年期间建成,是新加坡最古老的佛教寺院。该寺由来自中国福建商人刘金榜创建。刘金榜是一名成功商人,通过经营中药业与钱庄生意发迹。双林寺的建筑风格以中国福州名寺西禅寺为本,并且融合了福建省不同地区的建筑特色。
坐落于桥南路的詹美回教堂是新加坡历史最悠久的回教堂之一,由朱烈社群于1826年至1827年间所兴建。朱烈人是来自南印度的回教徒,在新加坡主要从事贸易、经营店铺及借贷等行业。因此,本回教堂也被称为朱烈回教堂。现今这座建筑建于1830年代,融合了印度伊斯兰建筑风格,以正门两边的尖塔为特色。
位于直落亚逸街的纳歌德卡殿,是由来自南印度的回教移民于1828年至1830年间所建,以供奉南印度纳歌城(Nagore)的圣人Shahul Hamid Durgha。这座华丽的圣殿结合了回教与欧洲的建筑元素,现已被列为国家古迹,目前是纳歌德卡印度回教文化遗产中心的所在地。
原本的苏丹回教堂于1824年至1826年间建成,坐落在甘榜格南王宫旁边,是为胡先苏丹而建的皇家回教堂。到了1920年代,该回教堂因年久失修而被拆除,并于1928年至1932年间在原址重建一座新建筑。 新的苏丹回教堂是一栋印度 – 撒拉逊风格的建筑,融合了传统印度、回教与欧洲的设计元素。
这座由本地亚美尼亚社群于1836年兴建的教堂,是新加坡现存最古老的教堂。1819年新加坡开埠设立英国贸易站以后,亚美尼亚人便前来,成为最早登陆新加坡的商人之一。他们也是最早来到新加坡的基督教社群,并且在此建立永久性的崇拜场所。这座教堂由爱尔兰籍的著名建筑师哥里门设计,融合了亚美尼亚传统教堂的特色。哥里门也是许多新加坡早期公共建筑的设计师。
这所于1847年建成的座堂是新加坡历史最悠久的天主教堂。法国神父Jean-Marie Beurel从殖民地政府手中获得这块位于勿拉士峇沙路的地皮后,便着手兴建座堂的事宜。这座座堂的建筑风格参考了两所伦敦的教堂,即位于科文特花园的圣保罗教堂以及特拉法加广场的圣马丁教堂。时至今日,它仍是本地天主教社群的一个重要崇拜场所,也是罗马天主教新加坡教区的座堂。
创建于1854年,位于维多利亚街的圣婴修道院是新加坡历史最悠久的天主教女子学校。修道院内除了有以英语授课的圣婴女校以外,尚有一所以华语授课的圣尼克拉女子学校、一所孤儿院、修女住所以及一座教堂。哥特式建筑风格的教堂于1903年竣工,拥有别致的飞拱与美丽的彩色玻璃窗。
1823年,莱佛士爵士选定在大草场(Padang)毗邻的地段建造一座圣公会礼拜堂。获本地苏格兰社群资助修建经费,并以苏格兰的守护圣徒命名的圣安德烈座堂,于1836年竣工。然而,原本的建筑两次遭闪电击中,最终被拆除。1864年,一座新哥特式建筑风格的礼拜堂在旧堂原址上落成,过后升格为座堂。如今,圣安德烈座堂是新加坡最古老的圣公会礼拜堂,也是新加坡圣公会主教的正式驻地。
位于桥南路的马里安曼兴都庙是新加坡历史最悠久的兴都教庙宇,由印度社群领袖比莱(Naraina Pillai)于1827年建成。它最初是一座以木板与亚答叶搭建的结构,过后于1843年被砖筑楼房取代,现有的主要建筑可追溯至1860年代。这座庙过去也为来自南印度的移民提供临时居所,让他们在找到工作与住宿前有个栖身之处。今天,它仍然是新加坡印度社群重要的崇拜场所。
外观华丽、高耸于正门上的庙塔建于1925年,塔上满布工艺精巧的兴都教神明雕像。这座庙塔一直以来都是桥南路上的一个鲜明地标。